近年來,很多依托文物古跡發(fā)展旅游的地方,不約而同地對文物建筑實施“亮化工程”,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文物消防安全形勢也越來越嚴峻。日前,國家文物局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以及在文物建筑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這一政策性文件的出臺,引出很多值得行業(yè)思考的問題:未來古建筑的照明如何做?已經“亮起來”的文物建筑怎么辦?文物建筑“熄燈”,會不會影響游客體驗,甚至進一步影響夜間經濟發(fā)展?如何才能做到既確保文物古建的安全,又能讓它們在城市“夜經濟”中繼續(xù)綻放光芒?等等。
為此,城市光網特別開辟“古建筑之‘亮’與‘暗’”專題,就“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的問題,問計照明行業(yè)各方,希望通過大家的觀點分享,能給行業(yè)以及相關企業(yè)帶來一些啟迪。
《如何從照明設計的角度保護古建筑?》為專題第一篇,我們采訪了四位照明設計專家,他(她)們從照明設計的角度為我們解析,如何更好的保護古建筑。以下為全文內容:
汪建平
上海艾特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總經理兼照明設計總監(jiān)
在我看來,文物古建筑是否要做夜景照明,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看古建筑在城市或鄉(xiāng)村環(huán)境中的區(qū)位;其次要看城市或鄉(xiāng)村的整體規(guī)劃,根據規(guī)劃確定是否要做。
至于如何做古建筑的夜景照明,我認為需要滿足兩個基本前提:一是不破壞;二是安全。不破壞就是不能因為夜景照明工程的建設,對古建筑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比如在木構古建上釘釘子,對古建的表皮裝飾等造成刮擦破損,或者對那些本來已經很脆弱的彩繪等產生光損傷(包括紫外和紅外);安全就是要確保消防電氣安全,不能因為照明的不合理設置,造成古建中易燃的木構由于電氣線路和燈具等短路或過熱等原因起火。
在滿足了以上兩個條件后,古建的夜景照明還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忠實還原,就是盡量要還原古建筑本身的存在,不要去做過度的表現和藝術的夸張;二是因地制宜,就是照明的布燈不能理想化,而是要根據現場的條件來進行燈具的設置,和易燃的建筑構件和藝術品保持安全距離。
圖 / 京都平等院鳳凰堂夜景
對于國家文物局從加強文物消防安全的角度出發(fā),提出“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我覺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作為一個職業(yè)照明設計師,我完全支持國家文物局對文物建筑“保護第一”的觀點,但從城市發(fā)展和歷史文化宣揚傳承的角度看,很多地方的古建筑夜景照明還是有必要的。因此,未來古建筑的照明設計要充分考慮“安全和保護”的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和先進的技術措施:比如照明手法可以以外投光為主;如果管線可以走通,在游客不能到達的古建筑地面也可以考慮裝燈;或者要求電氣管線為金屬管明管敷設(可能會犧牲美觀性),燈具連接電纜采用低煙無鹵阻燃電纜,燈具接線采用封閉接線盒內接線,低壓燈具要求電源集中在金屬箱統一放置等;同時也可以在線路設計上對那些難以檢修的燈具回路采取故障電弧保護措施等技術手段。
總之,對古建筑照明設計,我們設計師要避免一刀切地對待問題,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安全合理的設計方案。要爭取做到“安全保護第一,忠實還原古建之美,采取科學技術手段,兼顧經濟投入和后期維護”!
王小冬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光環(huán)境研究所 所長
談文物建筑,首先應該談保護。保護文物建筑及其所處的一定范圍內的歷史環(huán)境,保護它所承載歷史信息的真實性,是文物建筑的首要前提。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需要專業(yè)化,不僅要有專業(yè)、系統的文物建筑保護技術,還要有經過系統培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以及客觀、科學的價值觀。
但同時,對文物建筑的保護并不排斥審美,也不排斥合理的功能。是否實施照明,與其是否是文物古建筑沒有必然聯系,而更應該考慮其所承載的文明記憶、文化特征在城市公共文化領域里的重要性和延展性,考慮其在城市旅游經濟中的顯性價值。在此前提下,遵循保護原則,對表現方式、技術參數加以嚴格控制,不允許為了審美和表現,損害其歷史信息的真實性。
在我看來,文物建筑的照明設計需要秉承兩點:懷敬畏之心、執(zhí)謹慎之光。在過去幾年,城市景觀照明的蓬勃需求催生了這個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速度之快,使大家來不及思考城市真正的定位,來不及探索內在的文化核心,來不及思考整體規(guī)劃方向。在這種過快的發(fā)展狀態(tài)下,高亮度、多色彩、強動感成了目前許多城市大尺度夜景照明的新常態(tài)。然而,過高的亮度、過于豐富的色彩,過于強烈的動感,必然會消解建筑乃至城市空間的質感和細節(jié),態(tài)度失于尊重,表達流于膚淺,描摹缺乏意境。這種對建筑空間缺乏尊重的表達,一旦用到古建上,必然會破壞建筑氣韻、損害建筑精神,既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也是對資源的浪費。
圖片 / 昔日鐘樓夜景 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 / 熄燈后的西安鐘樓 來源:卞亞夢
因此,我們在做古建照明時,首先要心懷敬畏,對項目進行認真的研讀、學習、觀察、體悟,追求表現物的質感和肌理,以尋求合乎空間氣韻、意境的表達為宗旨,不盲目追求亮,更加反對炫;其次要謹慎。講究用光和安裝方式的謹慎與科學,注重光學性能,控制燈具數量,嚴格把握走線和安裝方式,避免安裝方式和出光方式對文物建筑本體的破壞,務求在保護好文物建筑的前提下追求審美和功能。
然而,近年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們在文物建筑的保護上做得還不夠好,以致眾多文物古跡遭到破壞,國內外文物建筑消防形勢越來越嚴峻。特別是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的一把大火,不僅令全球人民扼腕嘆息,也讓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和設計師們反思,在文物建筑的保護性利用上我們應該做得更好。國家文物局、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出臺的。這份政策性文件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操性,對中國進一步推動文物事業(yè)發(fā)展有深遠影響。
圖 / 巴黎圣母院失火
翻閱文物古建筑保護的一些文獻,例如《威尼斯憲章》、《奈良真實性文件》《西安宣言》、《北京文件》等,不難看到,全球人民對于文物古建保護有著共同的認識。“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這一提法符合國際對文物古建筑保護的一些文獻中的基本認識,但是,我們也要避免在政策解讀和執(zhí)行時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
數不勝數的聞名于世的國際著名文物建筑,例如比薩斜塔、圣保羅教堂、勃蘭登堡門、大英博物館、盧浮宮、雅典神廟、耶路撒冷哭墻等,它們的照明一方面尊重建筑保護原則,另一方面表現建筑的文化特征,成為城市旅游名片。很難想象,如果將它們的景觀照明都關掉,游客在晚間看是否還會有一樣的旅游體驗?
圖 / 英國圣保羅大教堂夜景
因此,在未來的古建筑照明中,實施方式必然會更加審慎、表現形式也會更具有挑戰(zhàn)性。我們既要做到不過度照明,也不應盲目滅燈,通過照明手法的改善和創(chuàng)新,做到保護與利用??偟亩裕磥砉沤ㄖ彰髟O計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尊重建筑,保護第一;改善方式,提升光效;技術創(chuàng)新,合理開發(fā);規(guī)范作業(yè),杜絕破壞;健全管理,消除隱患。
李鐵楠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
國家文物局頒布這樣一個文件,目的就是為了消防安全,出于保護古建筑的考慮,因為木結構的古建筑它是不可再生的,是非常珍貴的文物。這樣一個指導意見是很有必要,是必須要執(zhí)行的。
但要求古建筑要熄燈,我覺得這種說法有點可笑。實際上古建筑照明方法有很多,我覺得遠距離投光可能是更好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日本、韓國這些國家,有很多古建筑采用遠距離投光的方式,做出來了特別精彩的夜景照明效果和案例。
中國古建筑與西方某些宗教類建筑有些許不同,國外很多建筑它有尖頂,尖頂是指向上蒼和蒼穹,它強調和上蒼、上帝的對話,所以建筑的尖頂一定要打亮;中國古建筑,是強調建筑和大地、人的密切關系,很多特別精彩的建筑構件和細節(jié),都設計在屋檐下邊,所以中國古建筑夜景的設計的重點,一定也是要在屋檐下面,因為照明設計要表達建筑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創(chuàng)意。
汪幼江
上海同音照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
文物局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是從安全消防考慮,同時也說明我們在做景觀照明時監(jiān)管不到位。當前,部分景觀照明設計沒有充分考慮文物建筑的保護問題,從設計上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再加上有些施工單位不按圖施工,也進一步加劇了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為了保護文物古建的安全,避免消防安全事故,文物局出臺文件,對景觀照明的管理提出要求。
文物是一個國家歷史的見證,珍貴異常,需要珍之重之。但景觀照明能讓這些歷史建筑更加光彩奪目,特別在當前國家大力倡導夜間經濟的背景下,作為夜間文旅項目,文物古建的景觀照明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需要尋求一個平衡,既確保文物古建筑的安全,又能通過燈光讓文物古建在夜晚也能綻放光彩。
因此,未來我們在做景觀照明時,從設計開始,就要充分考慮文物古建筑的保護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做好充分考慮,設計到位,景觀照明不會對建筑文物產生不利影響。
相關閱讀